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:::
臉書分享 line分享 推特分享 微博分享 複製網址

薄荷的堅持 - 12月物資發放

薄荷將愛傳遞

把愛和關心不斷地延續下去,世界就會更美好一點,投身在公益及社福的路上前方有許多的挑戰和變化,對於薄荷而言並不害怕挑戰和困難,會很堅持的將最小化的愛轉換成最大,把愛投遞在關懷戶的身上,實質的給予協助使關懷戶能夠在這難行的道路上得到最大的協助,那便是薄荷最直接溫暖的傳遞。

薄荷陪伴 薄荷關懷

在物價不斷上漲的環境下,薄荷感受到每次來領取物資的關懷戶的無可奈何,社工總是預留時間給予關懷戶,簡單的寒暄也讓關懷戶眼神充滿溫暖,如果溫暖會傳遞,善會持續循環,薄荷所做的事情就會被賦予意義,關懷戶能夠飽餐一頓也是薄荷努力的動力,關懷戶的感謝就是源源不斷的能量。

薄荷用心照顧

今年的過年比以往都還要早,薄荷的物資包也隨著節日需求而客製化變更內容物,將年節必須使用的柴米油鹽醬醋茶都放進給予關懷戶的物資包內,也因為年節比較早而陸陸續續發放中,今天的關懷戶告訴社工:「這次的物資包也太重了~」社工和關懷戶表示:「因為年關將近,知道很多關懷戶很需要這些日常的用品,給予的食品較充裕,希望大家過好年」薄荷用心的在日常關懷及照顧,將愛繼續傳遞下去。

薄荷遞出愛與關懷

每當收到捐物的社工總是很開心,各式各樣的捐物都乘載了愛心天使的心意,當社工處理和打包物資時也很投入,總會猜想收到物資的孩童或家庭的表情,每一份物資遞出的瞬間都讓人很踏實,若物資包有表情和情緒,大概也是喜悅幸福和感激,薄荷能夠當傳遞手將物資落實發送出去,也是將愛和關懷同時送出,並且讓愛一直延續不間斷。

不容刻緩 愛不等待

關懷戶今日對著薄荷的社工說:「每次你們都一袋袋物資,好像聖誕老公公」,社工想起了日期,聖誕節即將到來,確實有點像載滿希望的聖誕老公公耶~

而善心的小天使們就是薄荷的麋鹿,陪著薄荷將這些物資帶到關懷戶的手上!

收到物資的關懷戶不用期待聖誕節,而是期待著薄荷的到來,給予最實質幫助。

薄荷讓愛存在

感謝許多各界愛心小天使持續地陪著薄荷關懷需要協助的家庭,許多的關懷戶也常與社工回饋收到物資的感謝,社工聽過一段溫馨感謝是:「我們是社會的最底層,仰賴很多協會包括薄荷的幫助,如果有能力了也會回饋這個社會,讓我們這樣家庭成長的小孩可以不用重蹈覆轍」,並不是全然的人接納愛心後就會忘了曾經受過協助,對於某些人來說,這些食物充滿了意義,也許一碗泡麵在商店就是架上的物品,但這碗泡麵在薄荷的袋子內送出,那就是愛,就是關懷戶的能量,薄荷也陪關懷戶感受著這世界的愛。

寒冬的薄荷不歇息

隨著天氣越來越冷,有著雨都封號的基隆也濕溼答答的,每個關懷戶戴著帽子穿著雨衣還是來領取物資包回家,雖然天氣冷,但薄荷相信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會是溫暖的,就像是傳遞關愛和物資的瞬間都足以抵擋天氣的溫度,使關係更加地升溫,感謝關懷戶來領取物資的時候也會關心社工,希望社工多穿點衣服再來發放,有收到你們的暖心唷~

薄荷客製化的溫暖

關懷戶領取物資的時候都在跟社工說:「袋子越來越重,拿回去的路上袋子都快破掉了,真的很感謝你們的協助」,薄荷看著年關將近,許多物價也會隨之而漲,看到關懷戶本身生活就不易,特地將柴米油鹽都挪到物資包內,只希望關懷戶在這個年節能夠負擔少一些,薄荷用心地在日常的物資包內,隨著領取的對象不一樣,也會有不同的內容物,唯一不改變的就是物資透明化及滿滿薄荷的用心,盡可能地趕在年前將物資發送出去,讓關懷戶得到最直接的照顧,在這個冬天裡也溫暖了領取物資的關懷戶。

薄荷照顧著不同性質的關懷戶

今天來領取物資的關懷戶都是獨居個案,薄荷會按照家訪的社工筆記下去調整物資的內容,發放物資看似簡單,當中卻藏匿了許多薄荷的小巧思,許多的關懷戶家中並沒有我們日常常見的家電,更別說烹煮食物,對於它們而言,不是物品的貴重,而是給予得物品恰到好處,給的實在給的剛好,才能真正對他們的生活得以改善,家中沒有電鍋卻給了一包米?家中只有熱水壺卻給了麵條?薄荷的日常繁瑣卻是核心要件,只為了遵守宗旨及初心,給予最實質的幫助。

薄荷努力堅持

在公益的這條路上堅持不易,薄荷一路上遇到許多善心天使,最近有許多愛心店家及民眾陸續的湧進物資及款項,薄荷明顯感受到薄荷被肯定,薄荷依舊堅持透明公開,每筆捐款捐物都攤在陽光下,也在官網臉書與大家分享,使更多的弱勢家庭受惠,讓更多的人能夠感受到一絲溫暖,讓愛一直延續,不停歇的堅持前進。

薄荷關懷協會正努力推動校園食物包計畫

薄荷關懷協會正努力推動校園食物包計畫,與基隆市各大國中小學接洽,由學校輔導處室通報校內需要之學生,透過合作更加了解學生需求。

針對需要的學生提供各項服務及協助,並將學生納入固定關懷戶,定期檢視學生狀況,了解學生的家庭情形滾動式給予需要的協助。

基隆市成功國小通報協會協助孩童,透過輔導處老師合力協助,定期給予需要協助的學生,天氣越來越冷,薄荷堅持將物資搬入校園內,一到校園就看見可愛的孩童們喊著:「來了~來了~他們來了」,物資的傳遞是為了吃飽一餐,使這些弱勢孩童們不再餓著肚子上課,不再為了吃不飽而困擾,基隆市成功國小陳怡君陳校長見到薄荷的社工到來,總是笑眼迎人並滿心感激,陳校長非常投入與薄荷關懷協會合力協助讓這些孩童不再挨餓,當發放物資時,陳校長每趟都會與學生曉以大義,教會這些孩子們感激及感謝,而不是領取物資後就離開,學生們每趟的「謝謝」,都是薄荷努力的動力,薄荷會一直用心關懷這些孩童,並且更努力地繼續推動校園食物包計畫,使愛繼續傳遞散發。

散播關愛的薄荷

薄荷定期定量的在關心關懷戶,每份物資都是來自各地的愛心人士,除了發放物資給予關懷戶,也會在關懷戶領取物資的時候用心問候,把這些關懷戶當作自己的家人般關心,看似很日常,但這些關懷的內容社工都會按日期寫上紀錄,使薄荷更加貼近及了解關懷戶近況,不斷的更新才能讓資訊完整落實,薄荷關心也用心的照顧。

回到上方